与学生共成长共进步

期次:第29期    作者:热能工程学院副教授  刘俊红   查看:1

1998年7月硕士毕业后,我来校工作,经历了学校搬迁、改校名,转眼已工作近26年。从一名懵懵懂懂的新人到现在游刃有余的老人,从网络刚刚兴起到教学深入网络,从人机聊天ChatGPT到年初发布的文生视频Sora,心底产生一种深深的紧迫感:教学工作该何去何从?学习与探索

为了上好每一门课,备课时我总借阅大量辅助教材,对照课本将每一个知识点搞懂弄透,并于每堂课前反复检查课件、更新补充知识点;课后,面对学生提出而我无法第一时间解答的问题,我会查找资料、请教学院其他教师,直到找到答案并及时反馈学生。上好课的同时,我还努力思考如何使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记得刚开始教授《空气调节》课程时,我发现其中的部分章节内容相对简单、实物图片众多,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且考虑当时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有机会锻炼PPT制作和讲解的能力,所以在教过两届学生后,我于2007年起尝试让学生围绕那些章节内容制作PPT课件,并把讲台交给学生,而我则重点负责补充可能遗漏的知识点并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十几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学流程,学生参与积极、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实践与改进

2013年,我把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相结合,将设计贯穿于课堂教学,即学期初布置设计任务,并结合教学进度提前完成部分设计内容。这样的做法,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为学生留足了绘图时间,保证了课程设计的质量。后来,结合在美国访学期间的经历,我又逐步取消了课程设计必须手算负荷和手工绘图的做法,改为邀请大四学生为大三学生讲解专业软件的操作方法,帮助大三学生快速学习专业软件,进一步提高课程设计质效,同时也培养了大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019年,作为学院《空气调节》在线教学团队成员,我参与了课程录制,随后开始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同时注重加强校企合作,主动邀请企业行业专家走进课堂,以弥补教材部分知识滞后的不足,并自己着手研究编写更为贴近行业要求、满足学生需求的教材。自信与突破

2016年4月,从美国访学回校,学院问我可不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该赛事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唯一由高等教育司办公室主抓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十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也是全国高校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科创竞赛之一。虽然2008年我曾带学生参加并荣获过三等奖,但那时是在方肇洪教授指导下进行的,之后我再没有参与过。因此,我是在十分忐忑的心情下接受了学院的委托并组建了团队。由于时间所限,当时我们只能选择提交社会实践类竞赛作品,但对如何完成该类作品我却一无所知,学生们也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因此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与学生们共同学习、共同钻研,先后完成了选题、设计问卷、调查研究、数据处理、撰写报告等工作,终于在5月20号提交了成果,最终获得了国家级三等奖。第一次独立指导学生并获奖,极大增强了我的信心,之后的每年,我不断加强对该赛事宗旨、规则等的理解,秉承“以学生为核心”的指导原则,与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关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先后于2018年荣获国家级二等奖、2022年和2023年荣获一等奖。此外,我和教研室老师还引导学生参加过各类空调比赛,我们指导的学生每年都会在山东省大学生制冷空调创新设计大赛、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海尔磁悬浮杯绿色设计与节能运营大赛、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得各级奖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其对于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愈发显著。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设计、施工等工作,甚至老师的教育工作都可能被取而代之,面对这些我们该何去何从?回顾我的教学与指导学生竞赛之路,我的答案是: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终身学习以不断更新和扩充知识,实现持续进步、自我提升;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关注学生成长,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学习体验。

未来呼啸而来,人工智能引发的一切对于作为老教师的我和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都是一张白纸。我将秉持躬耕态度,紧跟时代步伐,与学生共成长共进步,共同迎接新的挑战!